精评·金马奖!风雨飘摇四十载

来源:兴义现代男科医院 编辑:发表时间:2012-02-05

精评·金马奖!风雨飘摇四十载_宽带少精_温州网论坛

2002年,对于电影金马奖来说是重要的一年。40年前,金马奖创立;20年前,台湾新电影生殖器疱疹开始。似乎这是金马奖值得庆贺的一年。


但事实上,这又可能是近年来最尴尬的一届金马奖。年初,举办本年度金马奖的预算被冻结;两个月前,关于本届金马奖的各种批评就不绝于耳;甚至连新电影生殖器疱疹领袖人物侯孝贤出任评审团主席也引来颇多争议……

年初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前不久刚刚结束的金鸡百花电影奖都遭遇到各自的尴尬,这种尴尬不仅仅属于某个华语电影奖,更是电影奖所依附的华语电影工业生存状况的浓缩写照。在这个华语电影徘徊于困境与发展之间的时候,金马奖四十年来的风雨历程为华语电影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即将于本周末揭晓的台湾电影金马奖,1962年开始举行,1964年停办过一次,今年已经是第39届了。放眼世界,金马奖称得上是历史悠久的华语电影奖。

然而这匹马一路跑过来,却有越来越力不从心的感觉。去年第38届,由于主要奖项全给了中国内地和香港电影人,台湾电影几乎全军覆没,本土派的“立法委员”们干脆在审查“新闻局”的预算时冻结了补助举办金马奖的1800万台币预算,声称要“新闻局”好好检讨一下:如果最后的奖都是给了非中国台湾拍摄的华语片,金马奖是否还有举办的必要。结果金马执行委员会差点因为预算冻结而断粮,员工薪水一度发不出来不说,所有新年度的工作也都停摆,使得今年的金马奖几乎是在风雨飘摇的状态下举行。

先天优势后天不良

平心而论,金马奖最有资格成为华语电影代表性影展的电影节。一来它成立时间早,二来它既摆脱了将电少精为政治宣传工具的包袱,在观影人口的包容度上,也比一切以商业为依归的香港市场多元化;加上1980年代以来台湾电影在国际影坛打下的一片天空,电影节本身对外号召国际影人前来参与的吸引力也十分强烈。这些因素结合起来,其实是很有机会让金马奖逐步走出地域影展的局限,朝国际电影节的规模发展的。

可惜的是,长期以来电影政策的摇摆不定,始终在所谓的商业—艺术、本土—开放等二分法的争论泥淖里打转,主事单位的目光如豆可见一斑。加上本地电影工业景气持续萧条,电影人为了自身利益互相倾轧;长年吵闹之余,却看不到几部实至名归的好电影、或一站出来就星光熠熠的颁奖典礼,使得社会大众逐渐对这个电影奖感到不耐烦,对它的感觉有点像是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事实上,和金马奖(竞赛性质)同时举行的台北金马影展(观摩性质),在邀请影片的格局上,始终都还维持不错的水准,这必须归功于早年承办影展的电影图书馆馆长徐立功(现在已经是知名的制片人),基于对电影艺术的热爱,让当时的影评人如黄建业、陈国富、焦雄屏负责国际影片的邀展事宜,在台湾外语电影市场还没有像今天如此大量开放的环境下,适时给了饥渴的观众多元化的观影选择,也为影展本身带来不少票房的收入。后继者继承这条路线,继续发扬光大,让不少欧美、日韩或第三世界(尤其是伊朗)的电影在台湾找到了发行的渠道,使得台湾是世界上少见的艺术电影发行热络的地区。而在华语片上,金马影展也在1990年代初李行担任主席任内,开始把各地的华语电影创作引进金马影展作观摩放映,接着又邀请中国内地影人参加影展,堪称是两岸电影文化交流的重要推手。

然而竞赛项目牵涉到名分与奖金,在面对金马奖应该优先鼓励本土电影人或是对所有的得奖者一视同仁的争议时,大家还是又吵了好几年,先是本土派占上风,但后来本土电影有了奖金还是拍不出观众想看的电影时,忽然大家又都觉得金马奖肚量应该大一点,不要计较那10万20万台币的奖金。于是去年的秦海璐和刘烨才都抱了奖金回对岸。

这几年,在前任主席李行和现任主席王晓祥的积极奔走下,金马奖的参展章程里已经把报名资格改为只要是华语电影都符合参赛资格,工作人员也不再设限是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或是老外,在格局上算是得上是一个恢弘有气度的电影节。但是早年台湾担心中国内地来台统战的忧虑,今天反而情势逆转,对岸电影邀不过来了!

去年影帝影后都是中国内地得主的画面还没淡去,今年却因为两岸关系气氛不佳,中国内地影片全面地拒绝来台参展,例如《那时花开》就在报名后又撤销,理由虽然是要参加巴西影展,但真正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金马奖曾与中国内地方面约定,绝不私自邀请未获当局同意的影片参展。

台湾与大陆之间的电影文化交流,早在1980年代台湾新电影、大陆第5代导演崛起时就已经从国际影展开始。在现在的情况下,究竟金马奖还有没有机会扳回一城,重返华语电影汇集地的盟主地位,其实也深刻地影响台湾电影未来的发展定位,这两年将是很重要的。

辅导金的连累

严格来说,金马奖到今天走不上国际舞台,扮演华语片影展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和台湾“国”片辅导金始终无法脱钩的窘状,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在过去,由于金马奖的举办经费多数是由“新闻局”拨款给由电影界龙头代表组成的电影基金会,再由基金会设立金马执行委员会来执行,和“国”片辅导金一样,都是属于辅导台湾电影的科目范畴。于是“立法委员”在审查预算时,自然就将二者联想在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